2014-02-13
截止去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37亿辆,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天津、成都、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汽车数量超过200万辆,北京市汽车超过500万辆。
在上述的8个城市中,从目前情况看“限”与“未限”的两大阵营各占四席,之前限购呼声最高的天津和苏州,一个得偿所愿,一个还在摸索探寻新办法的路上。
天津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334.72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140公里,截止2013年底天津机动车保有量约为260万辆,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天津PM2.5影响度约达33%。
苏州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城区2910平方公里,距离上海约105公里。截止2013年底苏州机动车保有量均约为260万辆。汽车尾气约占苏州市PM2.5总量的10%。
之所以把天津和苏州做比较,是因为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经济较发达城市,紧邻中国一南一北的两颗“明珠”。从地理位置上不难看出二者在环境整治和城市形象树立工作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他们正在饱受经济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的通病-拥堵和雾霾的折磨。
天津市200万辆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污染,相比起北京近500万辆的机动车污染情况有过之无不及,究其原因北京早已经实行机动车燃油的国五标准,而天津还在沿用国三的燃油标准。时任天津市副市长尹海林如是说。
2010年1月8日,苏州的车用汽油国Ⅱ标准到国Ⅲ标准的升级。
2012年12月30日苏州地区加油站全面覆盖国四汽油。
2010年元旦天津市将率先强制推广使用国Ⅲ标准汽油。
2013年11月1日起,在天津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车用汽油。
足见清洁的燃油在缓解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上数据虽不能完全解释两地机动车排放所占PM2.5比重的现象,但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控制汽车保有量,不仅缓解了道路的拥堵问题,而且配合燃油品质的升级将极大的改善汽车尾气的排放污染问题。然而,各地政府究竟是应该出台一套法规予以限定,还是以一些列组合拳的方式进行引导和逐步深化。是限购政策出台后,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之一。
首先在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限购只是延缓了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限行则是限购政策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其道理和限购如出一辙。以北京市为例,限购政策实施以后,每年的汽车牌照增加量被控制在24万个,虽然新车牌照的增加数量比原来大幅减少,但是毕竟还是呈现一个上升的驱使,只是增长的速度被减缓了。也就是说,过去一年造成的交通压力,实施限购政策以后,这种压力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分解到更多年份产生。如果单纯的只是施行“双限”政策的话,完全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和一种不负责的态度。
好在北京实施限购前后,也正是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现如今轨道交通已经基本实现对市区的全覆盖,对路上交通压力形成了有效的分流。最不堪的情况是没有北京的“命”,却得了北京的“病”。这样比喻没有丝毫的炫耀之意,只是恳请各地政府的“大脑”们,思考问题尽量周全缜密,起点再高些、目光再远些、姿态再低些,要从百姓利益出发,切实的考虑到百姓的切身感受。
政府治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的重点不是限制购买,也不是限制行驶,而是限制使用。是通过政府的一些列公共交通配套设施的新建和改善,辅以机动车税费的调整提高使用成本。让市民自觉、自愿的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拥挤的顽疾。